冰冷总裁带玉势上班
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权威访谈)·稳中求进:怎么看,怎么办?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经济工作坚持稳定改善的总体基调,要求加快建设新的发展模式,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促进高质量发展。厦门如何实施中共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在追求共同繁荣、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勇敢前进?记者采访了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
优先就业,优化公共服务供给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共同繁荣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厦门的想法是什么?
崔永辉:上个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强调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厦门总书记在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新起点上再次对厦门发展战略作出的科学指导和宏伟蓝图。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探索。
一是提高高质量发展的就业驱动力。增加就业收入是实现共同繁荣的重要基础。加强就业优先,加强实体经济骨干,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就业主渠道的作用,到2025年新增就业65万多人。实施就业能力提升项目,确保重点群体就业。未来五年,将开展25万多项补贴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困难群体致富能力。实施最低工资标准的合理动态调整机制,厦门最低工资标准将从2022年4月起再次提高,达到每月2030元。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努力提高一线员工工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二是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着力点。教育方面,持续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布局,计划到2025年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32万个。医疗方面,持续深化“三医”联动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分布,力争全市各区都建成至少一家三甲医院。社会保障方面,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到2025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6%;努力解决年轻人、新公民等群体的住房需求,未来五年新增29万套经济适用房;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完善三孩子政策支持措施。
始终保持闯精神、创精神、干作风
记者:厦门作为经济特区,将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崔永辉:我们将坚定不移地遵循秘书长指导的方向,始终保持突破精神、创造势头、做风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力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在要素市场配置改革方面,刚刚发布了《厦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计划》,旨在提高土地、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的市场配置效率。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加快以外部董事、监事、财务总监为主体的外部监督体系建设,促进管理人员任期制度和合同管理。在支持私营经济发展方面,制定并发布了《关于创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私营企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激发了私营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
二是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提高台湾经贸合作水平,建设厦门黄金共同生活圈;深化丝绸之路航运、丝绸之路飞行品牌建设,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辟国际产能合作平台。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的外贸形式和新模式。在制度创新方面,完善促进外商投资政策、服务保障和风险控制体系,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绿地投资和并购投资走出去发展壮大。
三是高起点打造外资集聚地。用好投洽会、进博会等重大平台,招引更多优质外资项目落地。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在推进国际化、数字化营商环境两项行动方案,加快推进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拓展政务服务“全流程网办”等覆盖范围,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
第四,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载体。我们将重点探索自由港试行的一些政策,形成更具创新性和差异化的改革试点经验。在金砖国家创新基地建设方面,我们将坚持国家需求、厦门能力和金砖国家愿望,密切关注政策协调、人才培训和项目开发三项任务,建设一批标志性平台和旗舰项目。
打造高素质创新创业之城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启动多个产业基础再造项目,激发大量专业、新企业的涌现。厦门将如何布局?
崔永辉:我们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科技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努力使高素质创新创业之城达到更高水平。
一是加强企业主体地位。出台若干促进科技创新的规定,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力争2022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00家,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资超过3家.5%,培育更多行业龙头企业、专业新小巨人、个人冠军企业,突破多项关键核心技术。
二是加快形成特色优势。建立更具特色和竞争力的创新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建设万亿信息产业集群。以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化旅游经济为重点,培育和扩大生物医学、健康等前沿产业。
第三,创造一流的创新生态系统。不断深化科技创新机制改革,建立充分反映知识产权等创新要素的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充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主要引擎作用,推进厦门科学城等高标准载体建设,吸引更多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和优质企业建立新的研发机构。完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