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新导航91 农夫电影导航永久地址 美国农夫新导航网址
中国经济持续复苏的趋势没有改变
根据最新数据,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gdp)按不变价格计算,为1143670亿元,比去年增长8元.1%。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实现了十四五的良好开端。
2022年中国经济走势如何?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促进消费的具体措施是什么?如何做好能源供应稳定工作?1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相关热点问题。
有信心在第一季度顺利开始
目前,国际环境更加复杂和严峻,国内发展不平衡和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发言人袁达表示,2022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部分疫情直接影响居民消费,投资增长受到限制,外贸进出口不确定性大,企业生产面临因素短缺等问题。
展望全年走势,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袁达表示,从发展的基础上看,中国完整的产业体系优势不断突出,产业链韧性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抗风险、抗冲击能力进一步提高。从因素条件来看,能源和原材料供应保障能力显著提高。煤炭优质产能释放,价格大幅下跌,电煤库存可用天数保持在20天以上,电力供应稳定有序。芯片产量增长迅速,2021年集成电路产量较去年增长33.3%,汽车芯片供应逐渐增加。
袁达表示,从内生动力的角度来看,中国加快了强大国内市场的形成,并采取了新的发展模式。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增长潜力巨大。传统产业加快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低碳转型、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扩张。从政策支持的角度来看,中国加强了跨周期和反周期宏观监管政策的有机结合,加快了限制经济循环的卡点和堵点的开放,出台了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同时,宏观政策仍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政策储备工具。
总的来说,中国经济可持续复苏发展的趋势没有改变,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改善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袁达说:我们有信心在第一季度开始稳定,保持年度经济运行在合理范围内。
消费将保持恢复性增长
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即将到来。最近,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促进近期消费的通知》,提出了满足节日消费需求、扩大县农村消费、扩大冰雪消费等十项措施。
疫情爆发以来,各地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效果持续显现,消费市场逐步回暖。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发言人金贤东表示,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4%。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消费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新政策进一步出台,消费将继续恢复增长。
金贤东介绍,国家发改委将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拓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挖掘居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总量扩大和质量提升,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巩固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基本作用。
金贤东表示,要将扩大消费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相结合,推动建设内容丰富、质量优良、结构合理的优质消费供应体系,引导企业增加性价比高的商品和服务供应,充分满足居民个性化、多元化、改善的消费需求。及时制定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增加居民收入,减轻负担,支持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长的持续扩张。
鼓励绿色消费引领绿色生产。金贤东表示,要大力提高农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的综合水平和农产品流通的现代化水平,完善县农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加强消费者信用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多元化消费者权利保护机制和纠纷解决机制,规范市场秩序,加强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督,创造安全、诚信、安全的消费环境。
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2021年9月底,我国部分地区煤炭供电紧张。
对此,国家发改委会同各有关方面,充分发挥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的部际协调机制作用,针对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强统筹协调,推动能源供应稳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煤炭价格回归合理范围,电厂储煤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电力供应持续稳定,天然气资源供应充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调整局局长李云清表示,目前国家能源供应总体稳定,但供需形势和国际市场环境仍相对复杂。鉴于能源供应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继续深化能源售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能源保障。
李云清说,我们应该确保能源的安全和稳定供应。指导省、自治区、煤炭生产企业在春节期间保持正常的生产、销售和运输,及时做好煤炭生产、运输、销售的联系。加强煤炭、电力、燃气机组的运行管理,通过多种渠道提高新能源的发电能力。促进国内油气田全负荷生产,保持原油、管道气、液化天然气(lng)进口安全稳定。确保人们过冬。坚决坚持民生能源底线,继续优化天然气、电力、煤炭压非保民计划。北方清洁供暖坚持电、气、煤,严格执行天然气改革、先破。
协调发电供热和原材料煤炭保障,督促企业签订并履行中长期煤炭合同。李云清表示,优化电网运行模式,充分利用跨省、跨区域输电通道。充分发挥天然气全国网络的优势,重点加强对北方地区特别是资源紧张地区的调度和保障。采取多种措施,科学供应,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能源需求。
(本报记者 刘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