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人体张筱雨
教育交流促民心相通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交流合作高地
我在广西的学习生涯让我收获了很多,见证了广西与东盟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深入合作。越南阮泰英在广西学习多年。她主修国际商务,说越来越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东盟与中国的贸易和技术交流。
近年来,广西充分发挥毗邻东盟的优势,建设面向东盟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高地,不断深化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广西大学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育才
今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柳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老挝学生周倩对这条命运与共的友谊之路非常兴奋。
中老铁路的通车鼓励我加倍努力学习!今年9月,周倩等20名老挝年轻人成为柳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铁路运营管理专业的新生。中老铁路的开通,让老挝年轻人看到了光明的未来。
据学校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学校通过招收老挝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派中国教师到老挝教书,加强了中老铁路人才培养。去年,7名中国教师前往老挝,为200多名当地学生提供了为期三个多月的援助教育。
据了解,近年来,广西大学以东盟为重点,大力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所需的各种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近五年来,广西大学通过东盟人才培训中心(基地)、海外分支机构、技术技能培训基地,帮助海外中国企业和东盟国家培训和培训医疗、农业、汽车、科研、铁路运输技术技能人才1.3万多人次。
同时,依托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印西亚、印尼等东盟国家设立的分支机构、联合科研实验室、农业合作试验站、中医药教学点等,主动出口教学计划和专业课程,推广教育专业标准、人才培养标准、实验室建设标准和产业技术标准。
创新人文交流模式
不久前,泰国玛哈沙拉坎大学孔子学院与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联合举办了2021年当地汉语教授在线培训。来自两国的300多名当地汉语教师、中文专业和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参加了培训。
这两所孔子学院都是与广西民族大学合作建设的。2021年,虽然受疫情影响,但两所孔子学院创新了教学方法,将教学活动从线下转移到线上。
据广西民族大学介绍,今年仅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就培训了6000多名学生。今年7月30日,孔子学院获准独立开设中文师范本科专业,成为世界上第一家独立开设中文师范本科专业、独立招生培训管理、颁发本科学位证书的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是加强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促进语言交流和人民心灵交流的重要载体。目前,广西有四所大学在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建立了八所孔子学院。每年,优秀教师和中国教师志愿者被派往东盟国家教授和传播中国文化。在过去的五年里,有200多名全职中国教师和600多名中国教师志愿者。
广西还组织了中国-东盟大学青年领袖峰会、100名东盟学生家长参观广西等友好交流活动,促进广西与东盟更好地实现人民的联系。
拓宽教育合作渠道
今年9月,2021年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在广西举行。这是该活动第六次成功举办,进一步拓宽了广西与东盟教育部门和区域国际组织的合作渠道,加强了高校间的互访、互信和务实合作。
近年来,广西和东盟的教育对话机制得到了加快和完善,来到广西的国际学生人数稳步增长。2019年,东盟国家的国际学生首次超过1万人。与此同时,东盟大学的智库建设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所成立了10个国家研究所和10个常设专业研究机构,成为中国研究中国-东盟问题最重要的研究机构,为中国与东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广西大学成立了智库、艺术、旅游、卫星导航、铁路等领域的国际联盟组织,吸引了许多东盟大学加入。联盟内大学资源的共享和建设有效地提高了联合培训人才的能力和水平。其中,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广西和东盟的应用为切入点,创建了中国唯一的卫星导航行业国际组织中国-东盟卫星导航国际合作联盟
刘 峣 杨琳钰